机构名称 |
博俊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
资质证号 |
APJ-(黔)-015 |
|||||
项目名称 |
建德市聚合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50吨液体硅橡胶、210吨硅油扩建项目 |
项目规模 |
年产150吨液体硅橡胶、210吨硅油 |
|||||
业务范围 |
合成材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合成材料销售;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专用化学产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合同期限 |
2023.12.04~若无整改项或整改完成后30个工作日 |
|||||
项目类别 |
安全现状评价 |
报告提交时间 |
2024年3月28日 |
|||||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情况 |
||||||||
安全评价项目管理 |
项目组长 |
技术负责人 |
过程控制负责人 |
|||||
|
于明华 |
张 啸 |
郭 政 |
|||||
项目评价报告编制过程 |
报告编制人 |
报告审核人 |
||||||
|
于明华、张大林 |
赵 杰 |
||||||
安全评价项目参与人员 |
安全评价师 |
注册安全工程师 |
技术专家及技术人员 |
|||||
|
张学华、盖四海、李清飞、曹洪印 |
/ |
/ |
|||||
安全评价项目现场开展工作情况 |
现场勘察人员 |
勘察时间及任务 |
||||||
|
于明华 |
2023.12.06;周边环境、总平面布置、设备设施、物料储存使用情况及公用工程。 |
||||||
|
现场勘察照片 |
|
||||||
评价项目其他信息 |
||||||||
涉及的危险化学品 |
①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2022调整)的危险化学品品种:柴油、二甲基环硅氧烷(DMC)。 ②剧毒化学品品种:不涉及 ③易制毒化学品品种:不涉及 ④监控化学品:不涉及 ⑤易制爆危险化学品:不涉及 ⑥高毒化学品:不涉及 ⑦特别管控危险化学品:不涉及 |
|||||||
两重点一重大情况 |
①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不涉及 ②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不涉及 ③重大危险源辨识:建德市聚合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单元、储存单元均未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
|||||||
危化品使用设施场所或设备 |
生产车间中硅油添加小料(二甲基环硅氧烷(DMC))。 |
|||||||
存在问题及整改意见 |
1 |
厂区仅设置一个出入口。 |
建议增设公司一个安全出入口。 |
|||||
|
2 |
根据工艺和原辅料要求,生产车间的火灾危险性应为丙类,实际生产车间的火灾危险性类别为丁类,不符合规范要求。 |
建议企业对生产车间进行整体消防提升,使该建筑的火灾危险性满足丙类建筑要求。增设一座消防水池,增加室内消火栓和室外消火栓的数量,定期检查灭火器材的有效性。 |
|||||
|
3 |
该厂区消防车道为尽头式消防车道,未设置消防回车场。 |
消防车道的尽头靠近辅助用房的位置设置一个12m×12m的消防回车场。 |
|||||
|
4 |
生产车间与辅助用房的距离为9m,与相邻丙类二级厂房的间距为6.1m,办公楼与配电房的间距为2.1m,防火间距不符合规范要求。 |
生产车间西侧的墙体改为防火墙,车间屋顶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小时的材料进行修建,另将辅助用房闲置;办公楼与配电房相对的墙改为防火墙。 |
|||||
|
5 |
本项目车间南侧安全出口均为卷帘门,不符合规范要求。 |
拆除生产车间南侧东西边各一个卷帘门,变为门洞,满足疏散要求。 |
|||||
|
6 |
生产车间内未设置喷淋洗眼器。 |
生产车间内配备喷淋洗眼器。 |
|||||
|
7 |
工艺物料管道未按照《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7231-2003 进行标识。 |
企业按照《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7231-2003 对本项目范围内的工艺管道进行 标识。 |
|||||
|
8 |
厂区内未设置风向标。 |
厂区内设置风向标。 |
|||||
|
9 |
乙类危废中间库内为爆炸危险区域,出入口未设置静电导除装置。 |
乙类危废中间库出入口设置静电导除装置。 |
|||||
|
10 |
混合釜联动轴处需设置防护罩。 |
混合釜联动轴处设置防护罩。 |
|||||
|
11 |
活性炭吸附装置内未安装具有自动报警功能的多点温度检测装置和降温装置,与主体生产装置之间的管道上未安装阻火器。 |
活性炭吸附装置内安装具有自动报警功能的多点温度检测装置和降温装置,活性炭吸附装置与主体生产装置之间的管道上安装阻火器。 |
|||||
|
12 |
乙类危废仓库未设置安全风险告知卡。 |
乙类危废仓库设置安全风险告知卡。 |
|||||
|
13 |
乙类危废中间库未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 |
危废中间库内设置1只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 |
|||||
|
14 |
乙类危废中间库未设置防爆型事故风机。 |
将危废中间仓库的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和防爆型事故风机,两者进行联锁,信号传至24小时有人值班的值班室,可燃气体探测器与事故风机安装在离地0.5m处。 |
|||||
|
15 |
厂区内建筑未委托具有检测资质的第三方单位进行定期防雷设施检测。
|
本项目生产车间为第二类防雷建筑,其他建筑为第三类防雷建筑,企业应委托具有检测资质的第三方单位定期进行防雷设施的检测。 |
|||||
|
16 |
本项目消防供水只有一条入户引入管,需设置消防水池。 |
建议企业对生产车间进行整体消防提升。增设消防水池。 |
|||||
|
17 |
本项目设置1套室外消火栓和2套室内消火栓装置,数量不能满足规范要求。 |
增加室内消火栓和室外消火栓的数量,定期检查灭火器材的有效性。 |
|||||
|
18 |
企业未提供安全生产培训记录。 |
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并留存安全生产培训记录。 |
|||||
|
19 |
未建立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管理制度。 |
建立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管理相关制度。 |
|||||
|
20 |
未提供电工作业人员特种作业操作证书。 |
提供电工作业人员特种作业操作证书。 |
|||||
|
21 |
化工生产装置未设置双重电源供电。 |
建议公司增设自备发电设施。 |
|||||
整改情况 |
整改中 |
|||||||
安全评价结论 |
企业在对本报告所提的问题隐患完成整改后,并认真采纳本报告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以及落实日常各项风险管控措施的基础上,建德市聚合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50吨液体硅橡胶、210吨硅油扩建项目存在的安全风险可以接受。 |